發(fā)布時間: 2025年07月03日

編者按:在黨的旗幟下,思想的火炬從未熄滅,行動的號角時刻奏響。今年來,郴州市科技局開展了“三問三學三比”活動,引導黨員干部在“問為何要入黨、問在崗怎么干、問如何當先鋒”中叩問初心,在“學八項規(guī)定精神、學系列講話精神、學科技政策業(yè)務”中錘煉本領,在“比作風、比落實、比實績”中激揚擔當。七一表彰大會上,來自不同崗位的先進代表分享了在“三問三學三比”活動中的先進事跡與深刻感悟。即日起,本公眾號將推出“榜樣的力量”系列,陸續(xù)分享他們的學習體會與實踐感悟。讓我們走進榜樣、學習榜樣、爭做榜樣,共同聆聽奮斗心聲,汲取前行力量!
史建松(郴州市科技局四級調研員)

根據(jù)局黨組安排,選派我到宜章縣栗源鎮(zhèn)甘棠灣村駐村幫扶,我愿以歸零的心態(tài)再出發(fā),將支部建設的“硬作風”轉化為鄉(xiāng)村振興的“戰(zhàn)斗力”。
一、初心如磐:從“市直單位”到“田間地頭”的信仰之問

“為什么要去駐村?”在接到通知的時候,這個問題時時都在叩問我的內心。剛開始,家庭的各種困難也讓我裹足不前。但肖亮書記“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的干部,血管里流淌著農民的血液,駐村不是簡單的工作安排,而是對土地的反哺、對鄉(xiāng)親的報恩。”這番話讓我徹夜難眠,也使我深刻認識到這不僅是一項工作任務,更是踐行初心的生動實踐。作為一名黨員,“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”的初心使命必須始終鐫刻于心。為此,我努力做通家屬的思想工作,堅決服從組織安排,投身駐村一線,將個人理想融入鄉(xiāng)村振興的偉大事業(yè)中,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與擔當。
從入黨宣誓的那一刻起,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就成為我堅守的信念。駐村幫扶工作,意味著要扎根基層,直面群眾的急難愁盼。我深知,只有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,才能真正踐行初心。在駐村工作中,我將以初心為指引,傾聽群眾呼聲,解決群眾難題,把黨的溫暖傳遞到每一位村民心中,努力讓鄉(xiāng)村煥發(fā)生機,讓群眾過上幸福生活。
二、使命在肩:從“被動服從”到“主動作為”的政治自覺

聽從命令,是軍人的天職;服從組織安排,是深植于信仰的政治自覺,是共產黨員在黨旗下莊嚴承諾的生動踐行?;赝砷L之路,每一步進步都離不開組織的悉心培養(yǎng)——從初入軍營時的悉心指導,到關鍵節(jié)點上的信任托付,組織的沃土滋養(yǎng)著我從青澀走向成熟;從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(zhàn)士成長為黨員領導干部,這份培育之恩早已融入血脈,成為踐行使命的內在動力。服從組織安排,投身駐村幫扶工作,正是對這份培養(yǎng)最直接的回應,是必須嚴守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(guī)矩。
此次局黨組選派我駐村幫扶,既是組織對我過往工作的認可與信任,更讓我深切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這份信任,不僅是榮譽的勛章,更是壓在肩頭的擔子;這份責任,關乎鄉(xiāng)村振興的宏偉藍圖,關乎父老鄉(xiāng)親的幸福期盼,更關乎黨和政府在基層群眾心中的形象。我深知,駐村工作從來不是“輕松差事”——貧困鄉(xiāng)村的生活條件或許簡陋,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瓶頸可能棘手,群眾工作的細節(jié)需要耐心打磨,千頭萬緒的任務考驗著智慧與韌性。但這些艱苦與繁重,恰恰是組織賦予我的成長契機,是讓我在實踐中讀懂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的深刻內涵。
在駐村工作中,我主動沉下身子、邁開步子,從“辦公室”走進“田間地頭”,從“文件案頭”來到“群眾炕頭”,在與村民的朝夕相處中轉換角色、融入鄉(xiāng)村;把組織的信任化為干事的動力,把肩頭的責任變成服務的行動,用腳步丈量民情,用真心傾聽民意,用實干破解難題。從“被動服從”到“主動作為”的轉變,不僅是態(tài)度的升華,更是初心的堅守,以飽滿的熱情點燃奮斗激情,以堅定的決心攻克艱難險阻,把駐村幫扶的每一天都當作錘煉黨性的“磨刀石”、增長才干的“實踐課”。
三、實干為要:從“規(guī)劃藍圖”到“落地生根”的幫扶實踐

駐村幫扶,從來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,而是踏石留印的實際行動,是用汗水澆灌出的為民答卷。抵達駐村點的那一刻,我便深知:腳下的泥土有多厚,對村情的理解就有多深;與群眾的距離有多近,幫扶的方向就有多準。6月3日駐村開展工作以來,我?guī)ьI工作隊與支村“兩委”干部開展走訪調研,一頭扎進了村莊的大街小巷、田間地頭。我們踩著晨露走訪農戶,在堂屋的板凳上聽老人講村莊的變遷,在灶臺邊和主婦聊柴米油鹽,在田埂上跟鄉(xiāng)親算收成賬;我們頂著烈日察看產業(yè),沿著機耕道了解土地肥力,圍著田間地頭討論種植難題,對著閑置的村小學琢磨盤活思路;我們冒著暴雨洪流,轉移因“蝴蝶”臺風受災的人群眾,積極做好災后清淤消毒等工作。每一次促膝長談,都在記錄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,每一份生產生活的細節(jié),每一個發(fā)展瓶頸的癥結,都被我們記在工作日記上,匯聚成一幅清晰的“村莊畫像”。

駐村近一個月來,我們先后召開支村兩委、村小組長、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8次,與鎮(zhèn)主要領導、其他兄弟村支部書記及駐村干部座談交流6次,走訪承包種植大戶、在村企業(yè)玩具廠和5個自然村10個村小組67戶脫貧戶、監(jiān)測戶、低保戶,以及黨員、村小組長和群眾280余人次;現(xiàn)地查看生產種植、灌溉水渠、村容村貌,聽取群眾發(fā)展建議,結合村莊實際勾勒出幫扶工作的初步思路。在建強村黨組織上,堅持黨建引領,推進“智慧黨建”工程,打造“云上黨支部”管理平臺,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、規(guī)范化。在產業(yè)發(fā)展上,堅持因地制宜,不搞“一刀切”的跟風項目,以發(fā)展農業(yè)農產品為主,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,鼓勵有條件的種植戶做大做強并向品牌化、高端化發(fā)展,打造甘棠灣村優(yōu)質水稻、油菜等特色品牌,促進增收致富。在民生改善上,聚焦群眾反映最集中的教育、醫(yī)療等問題,開展就業(yè)幫扶、鄉(xiāng)村醫(yī)生簽約、基礎設施建設等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。在鄉(xiāng)村治理上,堅持文化鑄魂,培育文明鄉(xiāng)風,在全村開展“比帶頭致富、比熱心奉獻公益事業(yè),評帶頭致富模范、評熱心公益事業(yè)模范”的“紅黑榜雙比雙評”活動,營造“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”濃厚氛圍,激發(fā)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內生動力。以上初步思考,還很不完善,敬請局黨組、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指導。
甘棠灣村的幫扶征程才剛剛起步,我將始終以先進黨支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把機關黨建的“金鑰匙”插進鄉(xiāng)村振興的“鎖孔”,讓黨旗在幫扶一線高高飄揚,甘棠灣村的每一寸土地,都會留下我們踐行使命的堅實腳??!
來源:郴州市科技局